綠色家電的說法由來已久,但是,關于到底什么是綠色家電呢?這個答案并沒有那么簡單,甚至連一個確切的定義都沒有。杭州裝修小編認為,綠色家電不應僅僅表現在節(jié)能降耗上,還應表現在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有舒適的體驗,并且與環(huán)境能夠和諧共處。而這一切,設計才是重頭戲。
綠色家電,需要多方推動
對于綠色家電來講,產品必然是節(jié)能的。能效標準不僅為家電的節(jié)能水平設置了綠色門檻,并為產品的綠色發(fā)展設定了目標。提高家電產品能效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節(jié)能減排方式。
綠色家電,應關注消費者使用習慣
除了節(jié)能,綠色家電也意味著更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中國消費者在實際生活中的家電使用習慣與國家標準中的測試方法存在差異。例如測試中的冰箱處于滿載狀態(tài),而生活中絕大多數家庭的冰箱只裝了70%,而且實際耗電量與開關冰箱門次數有很大關系。因此,在制定能效標準時,應該更多考慮消費者使用習慣。
綠色制造,就是以人為中心
說到綠色,人們首先關注的是產品節(jié)能降耗等環(huán)境方面的特性,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人類工效學標準化研究中心主任趙朝義則認為,綠色產品應該更加符合消費者使用習慣,舒適度也更高。“不好用!”消費者經常用這樣一句很不具體的評價拒絕企業(yè)提供的產品。按鍵不好用、門的開關不方便、顯示屏高度不合適、旋鈕轉動太費勁兒……細節(jié)之處設計不到位造成的產品使用體驗不佳,對企業(yè)樹立品牌形象、產品銷售推廣有著很大“殺傷力”。近年來,家電生產企業(yè)越來越重視在產品工業(yè)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投入。然而,缺少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依據和針對人類自身特點的數據收集、分析研究,讓所謂的人性化設計缺少支撐,顯得“火候”不夠。
隨著技術的進步,家電的功能越來越多,智能水平越來越高,但產品的同質化卻越來越嚴重。同時,家電行業(yè)已經進入用戶體驗時代,消費者愿意為更好的用戶體驗付費;因此,能夠讓用戶的工作、生活更加健康、舒適、安全、高效的產品,將在產品競爭中勝出。
據介紹,家電產品的工效學研究主要包括產品的外形結構與造型是否符合人體尺寸,是否符合人的一些操作習慣;顯示裝置是否和人的視、聽、觸覺相匹配;操作裝置是否和手、腳、身體相匹配;工作程序是否與人的操作習慣和認知習慣相匹配以及產品使用過程中的環(huán)境舒適性等。比如通過測試遙控器與拇指活動范圍、空調如何適應人睡眠時體溫變化、洗衣機結構和人身體高度的適配性等,可以發(fā)現最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舒適度最高的產品設計。
根據使用者的操作習慣和認知習慣進行智能化產品設計,使得使用者感覺不到這項功能的存在,才是最好的設計。這也是綠色家電進萬家最強有力的支撐,而這些,就是建立在設計之上。